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10 16:15:17
德江被誉为天麻之乡、傩戏之乡。德江还有另外一张名片:泉口豆腐干。
泉口豆腐干是“锁在深闺人未识”的地方特色食品奇葩
“一可豆子圆又圆,磨成豆腐卖成钱,人人说我生意小,小小生意赚大钱。”这是流传在德江泉口一带的民谣。流传多久,无从考证,反正我是从父辈那里听到的,而父辈又是从父辈的父辈那里听到的……。
这首民谣,就是说的流行于德江泉口一带的特色食品—泉口豆腐干说的故事。
泉口豆腐干制法非常的讲究,采用当地产的黄豆为原料,以颗粒齐整、无杂质、无虫眼、无发霉变质为要。制作工序大致包括泡料、磨料、过滤、煮浆、点豆腐(凝固豆浆)、分块、上料、熏炕、之后形成豆腐干。豆腐干走上餐桌时可以是丝,也可以是片。如果牙很好,甚或可以整砣拿在手里啃,不过这大多是小孩子们饿得猴急了才干的勾当。而上了点年纪的土家汉子中则流行一句口头弹“千有万有,不如豆腐干下酒。”其实就是将豆腐干切成片,然后整上一壶自制的土酒“包谷烧”,一边吃着豆腐干,一边“吱”的一声呷一口“包谷烧”,啧啧!那享受!
其实泉口豆腐干的吃法有多种多样的。或炖、或炸,或冷盘、或热菜、或汤羹,也可以佐以酸辣椒、肥肠等制成火锅等等,无奇不有。香味独特,色鲜味美,舌齿生香。
然而,泉口豆腐干却长期“锁在深闺人未识”,只能在泉口场镇及周边地村寨形成销费群体,就算是土生土长的德江人,如果距泉口远了些,也只能是通过家住泉口的亲朋好友以“捎带”的方式得享口福。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其加工难度大。
磨料是加工豆腐干各工序中最重要的环节。磨料,当地人又叫推磨。方法是将浸泡好的黄豆,用“磨子”“推”出来,说白了就是黄豆磨成浆。一副石磨,轻的三五百斤,重的有上千斤。最要命的是,磨子要越重越好,因为磨子重,磨出来的豆浆才细,不然的话,粗粗的豆浆经滤布一过滤,浆少渣多,不仅豆腐品质不好,还会亏本。推磨是个沉重的活,就算是铁打的土家汉子也会“谈磨色变”。传说在泉口有一姓田的汉子,每当其妻要他推磨时,几圈下来,就故作晕厥状,妻问其故,答曰“晕磨”!妻不忍,只好作罢,由此可见推磨有多么的吃力。
可以说,长期发来,是沉重的体力劳动,将泉口豆腐干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奇葩锁在了大山深处。
电力优质服务的强大推手,打破了泉口豆腐干生产过程中沉重的体力消耗魔咒
王家锋几代人都在做豆腐干生意,到了他这,高中毕业后也在家干起了这一营生。1997年,泉口作为德江县最偏远的一个乡通了电。逐渐的,泉口街上就出现几多用电能带动机械,比如打米机、打砂机之类。这使王家锋心里活泛了起来,他跑到电管站问站长冉启荣“有没有一种能够用电带动的磨子?”其时,打浆机刚刚面世不久,还是新鲜玩意。冉启荣也不知道有没有这种“磨子”,但他告诉小田:可以想办法在石磨磨盘上加装皮带,用电动机带动石磨。一试,果然灵验。
“王家锋家的石磨不用人工推了”!立即成了泉口小镇的头条新闻。每当王家锋家磨豆子的时候,总会引来乡邻围观。但是这种电动石磨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原因是石磨上的皮带容易打滑,飞出来伤人。这事发生在1998年的夏天。
王家锋家的电动石磨子给电管站站长冉启荣很多启示,他又跑了50多公里,专程到县城几家经营农机的铺子,发现有打浆机卖,当场拿了些豆子来试,发现打出来的浆不仅细,安全系数也比王家的电动石磨高多了。当即向店家要来了说明书,学会了打浆机的用电安装,然后向王家锋推荐。2000春,王家锋从县城买回了泉口街上的第一台打浆机。原本准备用石磨磨的、浸泡得鼓鼓胀胀的黄豆没有再走老路,而是来到了打浆机的进料口。随着合闸、启动等过程,从打浆机里流出来的是白白的豆浆,王家锋的老母用手一试,说“比大磨子推的还要细”。
从此,王家锋用了几代人的石磨下了岗,如今静静地趟在田家的柴房里,王家锋说“舍不得扔,留着纪念”。
一石激起千层浪。打浆机迅速在泉口场镇风行起来。冉启荣说,现在泉口乡凡是从事豆腐干加工的人家全都安装了打浆机。打浆机业已普及到大山深处的村村落落,泉口电管站已上门对2500台以上的打浆机提供了安装或指导安装服务。他向笔者介绍,为了普及打浆机,站里还专门办了打浆机安装培训班。全站员工不仅会打浆机的电路安装,就是机械安装、修理方面,个个都成了行家里手。
为了使地方特色产品走出大山,自2010年以来,政府实行“公司”战略,对泉口豆腐干的生产实行重点扶持,田金婵、何空军等加工大户脱颖而出。笔者看到,在田金婵们的生产大户的工场,至少有3台以上的打浆机在轮番作业。田金婵的工场每天加工的干豆子都在100斤左右,这要是用人工磨,在10年前还是一件连做梦都是不会想到的事。她告诉笔者,豆腐干从生产到打包储存,几乎每个环节都要用到电。“不过我很放心,电管站的员工每隔几天就要来我这里一回,一些线路的修理更不用***心了,他们都会弄好的。”
去年8月,“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中国·贵阳投洽会”在贵阳举行。泉口豆腐干在本次博览会的特色商品展上大出风头,受到各方参展商和市民的热切追捧。有的市民一次就购买四、五斤。
据泉口乡负责人介绍,由于打浆机等电动机械的介入,泉口豆腐干已结束了只供自已食用或走亲访友时的礼品时代,目前已形成以泉口场镇为中心、覆盖周边村寨的生产群。加工大户就有4家,日加工黄豆在1000公斤以上。
电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助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一批极具特色、高强度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因为电力而走出了大山。吴辉主持泉口乡工作多年、同时也见证了电力员工为地方经济建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谈到泉口豆腐干走出大山、走向市场的经过,他说:“一快豆腐干能够走出大山,成为地方名片,除了它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味儿,以及政府的开发与扶持外,电力员工‘保姆式’的服务无疑是泉口豆腐干走向市场的巨大推手。”(刘遐友)能源 http://www.aeenets.com 投稿QQ:793624614
亚欧能源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1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能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