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亚欧能源网 用户名: 密码: 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添加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频道 > 新闻头条 >

人民网专访南网赵建国:西电东送 “电力高速”跨越能源天堑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09 14:51:57 

\
“电力高速”跨山越岭。

  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标志性工程,也是协作互补、东西双赢、科学发展的历史见证。从2001年至今,西电东送投资超过5000亿元,在中国版图上遍地开花,硕果累累。

  西电东送,分为北、中、南三大通道。其中,南线起步最早、距离最长、容量最大、技术最先进、效益最显著。南线的建设者和运营者,是成立于2002年的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为什么要西电东送?克服了哪些难题?取得了哪些成效?前景又将怎样?

  金秋,广州。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走进南方电网总部大楼,专访公司董事长、党的十八大代表赵建国,听他讲述西电东送的那些事、那些人。

  “将西部的能源转化成电,输往东部,前者获得资金,后者获得能源,优势互补、东西共赢,这是西电东送的出发点”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龙头,电力需求很大,缺口也不小,十几年前就闹电荒。西电东送以来,广东初步告别了缺电的历史,也减轻了环保的压力。”

  圆形会议桌的那头,赵建国娓娓道来。窗外,珠江碧绿,天空湛蓝。

  西部有资源,经济欠发达;东部有实力,资源却匮乏。中国能源分布和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在南方五省区体现得格外突出。这五省区,恰恰是南方电网的业务范围,也是西电东送的南线战场,它们是: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

  赵建国用一组数据,详细解释了上述不均衡:

  “南方五省区中,广东GDP比重超过60%,用电量比重也达到了60%,一次能源比重却不到4%,自给率只有10%。2000年,广东21个城市因电荒而限电,一年损失就达200亿元。”

  “西部恰恰相反,长期以来,西部资源优势明显,却难以转化成经济优势。比方说云南,水能资源蕴藏量10438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9755万千瓦,居全国第二位。由于开发程度不高,大量水能资源白白流失。”

  这一端,为电力紧缺犯难;那一端,为资源闲置发愁。在东西部之间,能否架设一座能源的桥梁,共解忧思、共同发展?

  “将西部的能源转化成电,输往东部,前者获得资金,后者获得能源,优势互补、东西共赢,这就是西电东送的出发点。”赵建国说。

  2000年上半年,广东严重缺电,使西电东送实施步伐大为加快。8月,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十五”期末西电新增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的重大决策,全面拉开了西电东送南部大通道建设的序幕。同年11月8日,贵州洪家渡水电站、引子渡水电站、乌江渡水电站扩机工程同时开工,标志着西电东送全面启动。

  西部将有电来,广东如盼甘霖,心情格外急切。对此,赵建国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电从西部送过来,东部也要转化和接受,变电站的建设就很急迫。广东佛山是西电东送的一个落点,我们要在那里建一个变电站。公司市场部主任廖建平当时在佛山供电局工作,市里主要领导找到他,半开玩笑地说,‘变电站能不能搞快点,不要影响改革开放的成果啊!’我们当然想快,大冷天里,从领导到职工都没歇,提前20天完工投产,那位领导直喊,真是雪中送炭啊!”

  再现往事,言者略带着千山尽度的轻松与笑意,听者则体味着风雨共济的紧张与艰辛。

  “怎样实现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安全输电?如何经受极端气候、自然灾害的考验?这是我们遇到的两大难题,也是世界性难题”

  “怎样实现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安全输电?如何经受极端气候、自然灾害的考验?这是我们遇到的两大难题,也是世界性难题。”赵建国说。

  令他欣慰的是,千辛万苦的努力之后,过了这两关。

  从云贵高原,穿广西腹地,达广东沿海,西电东送的南战场,跨崇山峻岭,越千里之遥。1000多公里的距离,1000万千瓦的电力,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才能做到最高效、最安全?

  赵建国说:“这么长距离的送电,电力损耗会大。降低损耗的办法,是提高电压等级。电压高了,对安全的要求也高了。”

  “办法是在送出端,通过变电站,把电压相对低的交流电转成特高压直流电,进行长距离输送;到了输入端,再通过变电站,把特高压直流电转回交流电,送达用户。”

  问题的关键,是特高压直流输电。这项技术,其难度前所未有,欧美多国都未曾使用。南方电网挑战难关,要尝尝这只螃蟹的味道:“十一五”期间,从云南到广东,架一条±800千伏的直流输电线路。“这是世界上的第一条电力‘高速公路’。”赵建国说。

  挑战随之而来。在海拔超过千米的云贵高原,没有国际经验可借鉴,没有国际标准可参照,只能自己摸索,自我创新。

  “南网科学研究院院长饶宏是技术攻坚的一只领头羊。这支科研团队前期科研项目就完成了57个,制订了13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10项企业标准,填补了国内外一系列技术空白。”赵建国说。南网更是举全网之力,在自主开展系统研究、成套设计、性能仿真试验的同时,深入开展了电磁环境等研究,提出了一整套技术规范、标准。

  2009年12月28日,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产,工程自主化率超过60%,中国电力输送的尖端技术成就世界瞩目。

  2008年,春寒料峭,五十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突袭华南,西电东送遭遇第二道难关。灾害面前,电塔倒塌、电网解列,西电减送广东最大电力728万千瓦。2008年2月19日,贵阳。南方电网组织来自全国的院士专家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了抗冰融冰技术研究应用方向,亮出了线路加固、融冰技术、应急通信三大“组合拳”,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说到融冰,值得一提的是直流融冰。赵建国说:“我们和全国的技术专家一起,研发出中国人自己的直流融冰装置,并成功用于实践。”

  “东西共赢,是西电东送10年来的最大成就,也是这一工程的战略本意,更是其未来发展取向的重要宗旨”

  西电东送,10年运营,成就辉煌。

  “东西共赢,是西电东送10年来的最大成就,也是这一工程的战略本意,更是其未来发展取向的重要宗旨。”赵建国说。

  10年来,西电东送南线通道逐渐完备、电网日益强大,形成了“八交五直”13条重要线路。西电东送最大电力超过2400万千瓦,是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初的近20倍。

  10年来,西电东送电量累计达8263亿千瓦时,年均增长20%。西电份额已占到广东全社会用电量的30%,有效缓解了电力供应压力。

  10年来,西部地区投资建设了一大批电力项目,壮大了支柱产业,增加了就业和财税收入,有效促进了西部地区把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西电东送使贵州走上了电力强省之路。2011年,贵州总装机容量达到3484万千瓦,比2002年的707万千瓦净增2777万千瓦。贵州西电东送的电源点,大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电力项目的建设,解决了当地一大批村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

  西电东送使云南的水电从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为当地的电力支柱产业提供了广阔市场和强大动力。从2002年至2011年,云南电力总装机规模增长了4.6倍,达到4047万千瓦。

  “跳出南方五省区来看,包含北、中、南三大通道的整个西电东送,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全局的高度,对东西部经济优势、资源优势的优化配置,实现了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是科学发展观在能源领域的具体体现,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赵建国说。

  值得一提的是,西电东送建设过程中,通过以市场换技术,电力行业不断开拓创新,直接带动了我国电力科技水平、装备制造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辉煌已成历史,未来将会怎样?下一个10年,西电东送将有怎样的前景?

  “过去都说,资源在西部,用户在东部。这是客观实情,也是西电东送的根源。从发展的眼光看,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这种状况很难发生逆转。但是,会有一些变化。”赵建国说。

  他认为,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西部各省区自身的能源需求会不断提高。当西部能源实现供需平衡时,西电东送也将完成历史使命。东部的出路,在于继续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发新型清洁能源。

  “这个时间,我的判断,是10到15年,或许更长,也许更短。”赵建国说。(记者 彭 俊 王明峰 商 旸)                         亚欧能源网 【投稿QQ:793624614】



分享到:

亚欧能源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1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能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