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能源网:许燊芳 郑茗华青杠坡战斗硝烟犹在,红军挥师一渡水赤气势如虹,为千年古城土城增添红色文化元素, 80年来,土城以千年古镇为根基,在红色文化的浇灌下迅速成长,逐渐展开绿色生态旅游资源的羽翼,加之白酒产业的发展,原来的小镇在“古、红、绿、白”产业链的蓬勃势头里日新月异。
与四渡赤水纪念馆一墙之隔,有一支特别的服务队——天梯服务队,肩负起土城镇和民化乡共26个行政村的供电服务,供电面积365平方公里,供电户数1万5千余户,服务人口6万7千多人。作为古镇发展的重要动力保障,“天梯服务队”站在门庭若市的纪念馆旁默默的见证着小镇前进的每一个步伐,始终把电力行业优质服务之“美”与“绿洲红城”的古镇之“美”相联系、相融合。着力于供电所规范化管理,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用真情来点亮这片红色的沃土,以优质的服务荣获“中国最美供电所” 荣誉称号。
“提前一小时上班”制
至2010年开始,土城镇政府积极打造“红色旅游”历史文化古镇,为了配合古镇建设,“天梯服务队”始终坚持着“服务永无止境”的理念,全面推行“三零服务”,即“业务办理零超时”、“零停电追收电费”与计划检修“零点工程”。此外新增添的一项“提前一小时”服务让当地的老百姓打心眼里点赞,使得客户满意度逐步提升。
2013年12月3日,冬天的早晨7点半,天还灰蒙蒙亮,每逢3、6、9号是土城镇的赶集日。“耶,开起门的呀,你们供电所这么早就上班啦?”手上提着一篮子鸡蛋从长坝村来赶早场的赵兴珍路过收费大厅门口很惊讶的问。
“是啊,为了方便你们交费,收费期间七点半就开门了。”正在打扫营业厅的收费员袁勤回答道。
“太好了,那顺便帮我把电费交了吧,免得一哈还要走回来一趟。”赵兴珍轻轻放下手中的篮子,从兜里摸出了电费卡。
“大姐,你这个月的电费一共是六十五块,收你七十块,这是找你的五块和电费卡,你收好。”
“我以为你们是八点半上班,没开门,还说先去菜市场把我这几十个鸡蛋卖了再回来交呢,你们供电所想得蛮周到的。”赵兴珍很满意的夸赞道。
营业厅刚开门没多久,就陆陆续续的来了好几个用户交电费。
由于土城镇海拔较低,只有两百多米,当地的气候普遍比其他地方要热,天也亮得比较早,生活在当地的老百姓也很吃苦耐劳,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早上都起得很早,一向习惯早起的土城供电所所长程潮细心的发现了土城老百姓的这一习惯特点,为了方便用户交费,便要求营业大厅收费高峰期时间段提前一小时上班。
“土城夏天天气比较热,早上六点多天就差不多亮了,我七点左右出来就看见有村民到土城赶场,提前一小时开门上班从2013年到土城供电所当所长开始就一直执行到今天,这种特殊服务很适合土城生活的老百姓,并且将会一直延续下去。”程所长介绍说。
“提前一小时”服务是土城供电所优质服务的又一新举措,全所职工将会坚持服务永无止境的理念,始终为土城老百姓提供优质服务。
困难面前凸显服务真情
该所员工陈诗寿八年如一日,攀登万阶“天梯”,服务百里之遥的统一村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从此土城供电所成立“天梯服务队”,成为当地优质服务的标杆。
去年的5月5日早上7︰58分,“喂,你好,土城供电所”,“你们赶快过来看哈,我们黔沿村好多家都没电了,那边山坡破塌方了”。
“五一节”期间连续降雨,导致土质疏松下沉,加上降雨冲刷,10kV土镇线先锋1变220V线路2、3基电杆发生故障,致使黔沿村全村60余户人家停电,灾情突发后,针对这一突发情况,“最美劳动者”陈诗寿接到电话,立马组织班组抢修人员,赶往塌方地点进行现场勘察,并采取强有力措施奋力展开抢修。
所有抢修队员争分夺秒清理压倒在电杆上的树木,同时,对另找杆坑开挖、拉运电杆、立杆、紧线等工作都在抓紧进行。他们在踩着泥泞的山路,喊着“一二、一二”的口号声,连续多个小时在电杆上作业,第一天直到晚上八点多才收工回家吃饭,但他们没有半句抱怨,“我们加班加点干到现在,只希望在晚上村民们能正常用上电”,“天梯服务”队员张永乾一脸疲惫的说。所有队员连续两天超负荷工作才恢复所有村民用电。
笔者当时从现场了解到,“天梯服务队”不仅仅是在为村民立杆复电,在前一天的抢修中发现,水泥路旁边的有一户住着土墙房的“空巢”老人,只有一间屋子有很老的白炽灯。看到这一情况,“天梯服务队”立马发扬了“最美劳动者”精神,第二天就带着节能灯、开关等材料免费为老人接线,老人很激动的感谢说:“你们心太好了,感谢你们呀”。或许在别人看来这不算什么,但是在老人的心里又亮起了一盏灯。
接着8月11日,习水县发生特大洪灾,导致习水多个乡镇不能正常供电。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接到上级情报后,“天梯服务队”迅速作出反应,前往受灾严重的一线,立即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在“8.11”特大洪灾抢险救援中,“天梯服务”抢险救援队在寨坝、温水、良村等受灾严重地点进行8天的连日抢险。抢险期间,“天梯服务队”每天早上7点出门,晚上9点收工,每天都是一整天待在抗洪救灾一线,由于山体滑坡,道路信号中断,经常到了吃饭点都不能按时吃饭,都是饿着肚子干活,但他们一直坚守在抢险一线,毫无退缩。
“天梯服务队”将会一直用自己点滴的行动,默默地践行着南网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信念。
“小康电”让用户正真奔小康
“以前的电线像蜘蛛网一样,到处都是,现在好了,电线全部都钻到地下去了,土城街道上一根电杆和电线都看不到,在街上走起都要舒心点儿,以后来土城旅游的人就更多了”,居住在土城老街范周礼被采访时笑呵呵的说。
据了解,作为红色旅游文化旅游景点的土城古镇正在进行全面的改造建设,为了建设新型农村电网,让更多的群众用上“安全可靠、智能绿色”的小康电,去年政府开始投资“小康电”土城街道负荷转接入地工程,“小康”户表轮换、下户线改造等工程建设,整个土城镇辖区的用户都有受益,也是全镇范围内千万户用电客户的呼声和愿望。不断提高电网供电能力,解决了古镇街道整洁、农村电网供电质量不高、低压用电“卡脖子”问题,
一位名叫朱显明的老大爷说:“这些下户线已以10多年了,老化严重,线皮都掉了,还有点漏电,容易发生故障、断线、接触不良,不通电等情况,安全隐患十分严重,今天让供电所为帮我们更换导线和电表,我们非常感谢!”
对于老百姓来说,关于“小康电”户表轮换建设,其实他们更关心的是“小康电”是否能够解决农村电网供电质量不高,用电“卡脖子”问题。“小康电”户表更换及下户线改造,彻底解决过去用户反应电能表计容量普遍偏小,表计容易烧坏。下户线多为6平方毫米的铝导线,线路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当村民们看着自家墙上崭新的电表,门前整齐的电力线路,大家脸上满是舒心的笑容,小康电示范点可靠的供电,使得村民家中的电饭锅、电冰箱、热水器等 家用电器渐渐取代了原来生火煮饭、烧煤取暖的生活,让村民们的生活真正奔“小康”了。
在长坝村银寨组的小康电里,不仅有充足的电力,就连原来在村子上空如蜘蛛网般“横行霸道”的电线也不见了,伴随而来的是整齐划一规范有效的电力线路,实现了供电线路从凌乱到安全、可靠、规范的新农村电网的华丽转身。古镇街道上每到夜里家家户户墙上的装饰灯一亮上,将昔日的宁静古镇打扮得多姿多彩,更是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红军干人心连心,鱼儿和水永不分”,这是当年红军在土城时,传唱至今的民间歌谣,千年古镇的红色的精神如今依然在传承和接力。就如同“辛苦我一人,点亮千万家”是南网人所传递和感召的精神力量一样,正激励和感染着“天梯服务队”的所有成员。他们秉承了这来之内心的真情之“美”在每一个服务现场里,与用户心连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