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亚欧能源网 用户名: 密码: 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添加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频道 > 国际要闻 >

新华网:绿色华能 蓝色使命(中国品牌在海外)

来源:亚欧能源网    发布时间:2016-08-04 17:14:56 

    亚欧能源华能是绿色的,也是蓝色的,更是红色的。

  在华能的企业文化里,“绿色华能”积极发展环保科技,是全球清洁能源的引领者。“蓝色华能”则与时俱进、面向世界,足迹遍布全球四大洲数十个国家。“红色华能”履行央企责任,服务国家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作为中国国内电源分布最广、业务涉及国家最多的全球性发电集团,华能国际化都经历了哪些沧桑?又发生了哪些扣人心弦的故事?华能集团副总经理孙智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解读华能的海外发展之路。

  走向海外的“蓝色征程”

  “华能成立于1985年,是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产物。”孙智勇说。

  作为电力企业国际化的先行者,华能“起得早、走得快”,是中国第一个面向市场、进行国际融资和负债办电的国有电力企业。上世纪90年代,原山东华能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和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开创了中国电力企业到国际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先河。

  “从境外上市,引进外资办电开始,华能已经作为一家国际化公司为外国公众特别是投资者所认知。”孙智勇表示。

  那时的华能,主要通过吸引国外资本、技术来与世界合作。可以说,此时的华能国际化,从国外“引进来”的多,从国内“走出去”的少。而2003年,华能收购澳洲电力公司(OzGen)50%的股权,则是华能集团国际合作由“引进来”转变为“走出去”的重要标志。这也是中国电力企业首次在发达国家收购电力资产。

  “收购澳洲电力公司是华能真正‘走出去’的第一步,这也是国内发电企业中的‘第一次’。这次收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电厂收进来后,第三年就实现盈利,这也为华能在境外发展,真正实现走出去奠定了基础。”孙智勇说。

  此后的华能,在“出海”的航程中一路劈波斩浪,2006年,华能澜沧江水电开发公司与国内外有关企业合作,在缅甸瑞丽江建设水电站。从选址、设计、建设、运营,全部都由华能一体化建设,实现了对境外项目从建设到生产运行的全过程管理。2008年,华能收购了新加坡大士能源100%的股权,发电量占新加坡用电量近1/4。2011年,华能收购了国际电力公司(InterGen)50%股权,将发电业务延伸到荷兰、英国、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近年来,华能又在收购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51%股权和建设巴基斯坦萨希瓦尔项目上颇有建树,国际化步伐提档加速。

  如今,华能在海外可控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境外电力资产分布在四大洲、8个国家,包括澳大利亚、缅甸、新加坡、荷兰、英国、墨西哥、柬埔寨和巴基斯坦。资产类型包含煤电、天然气发电、水电等多种电源模式。而截至2015年底,华能总装机容量达到1.61亿千瓦,成为世界装机规模最大的发电集团。

  “目前,在18家世界同类能源企业对标排名中,华能综合实力由‘十一五’末的第13名提升至‘十二五’末的第8名,已经达到世界发电企业先进水平。按照为自己设定的目标,要在2020年达到世界前五位。”谈到华能的国际化目标,孙智勇满怀信心地说道。

  打造中国的“绿色名片”

  在新加坡的裕廊岛,天空湛蓝,绿草如茵。林立的厂房、高耸的烟囱,并没有给这安静祥和的画面带来违和感——这里有一座不冒烟的煤电厂。

  这就是由华能为新加坡建设的首座燃煤电厂——登布苏火电项目。在素有“花园国家”之称的新加坡建燃煤电厂,这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而华能已经在为裕廊岛上的企业提供包括电力、蒸汽、供水等一站式服务的同时,污染物排放量比天然气机组还要低。

  “华能依靠自身在煤电领域世界领先的技术和经验,改变了新加坡能源发展的历史。”这是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能源化工署署长梁子健作出的评价。

  事实上,作为致力于打造“绿色名片”的华能,在发展低碳经济、研发清洁能源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早在2004年,华能就在国际上提出实施“绿色煤电计划”,坐落在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国首座煤气化联合循环电站——天津IGCC示范电站,就是华能“绿色煤电”的代表项目。IGCC是世界公认的清洁、高效煤基发电技术,在项目中,由华能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研发的2000t/d级干煤粉加压气化炉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技术上突破了国外大型公司的垄断优势。与此同时,华能早在2008年就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燃煤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和提纯利用的中试系统。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一项新兴的、具有大规模二氧化碳减排潜力的技术,为验证华能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水平,华能还参与了欧洲某国石油公司主导的百万吨燃机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工程的投标项目,在排放上满足北欧最严厉的环保标准。

  在清洁燃煤发电领域,华能的700摄氏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也为人称道。“这项技术可将目前最先进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主蒸气温度从600℃提高到700℃以上,发电效率由45%提高至50%左右,耗煤量减少约30%,污染物排放大幅减少。”孙智勇介绍道。

  如今,华能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已经达到28.8%。按照规划,到2020年前,计划完成超低排放升级改造的现役机组容量为10420万千瓦,机组容量占比达到94%以上。掌握技术优势的华能也积极在海外展开技术服务与出口业务。以西安热工院、华能清能院两大研究机构为主体,向巴基斯坦、印度、土耳其等“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内的近2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并向美国、欧洲和亚洲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先进能源技术,华能自主研发的IGCC核心技术、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也都在国际能源市场得到认可。

  追求世界的“本土认同”

  寿司、咖喱饭还是小笼包?

  这是2008年新加坡大士能源公司管理层出给员工们的一道选择题。2007年10月,新加坡淡马锡公司启动出售大士能源100%股权的竞标程序,除了华能,也吸引了来自日本、印度的多家竞标者。

  员工们最终选择了“小笼包”。原因除了华能给出的标价以外,更重要的是华能承诺收购后将保持原有管理层和员工队伍稳定,保持企业发展方向不变。相较日本、印度等国的竞标收购者,华能的这番承诺就像一颗“定心丸”。收购完成后,华能信守承诺,将大士能源原有管理层全部留用。

  事实上,选择“小笼包”的不仅是新加坡。华能在澳大利亚、缅甸、柬埔寨、巴基斯坦等国,都以提升“本土认同”为目标,建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在缅甸,紧张局势时有发生,在武装冲突区域内,瑞丽江一级电站是中国在缅投资水电项目中唯一持续正常运营的水电站。2013年上半年,缅甸国内干旱,华能把电站70%以上的发电量都供给缅甸电网,帮助缅甸电力部渡过了难关。澳大利亚项目在并购之初,生产运营状况不佳,华能接管后,其管理决策一度受到质疑,然而,当项目提前一年实现盈利时,华能最终收获了认可和钦佩。在柬埔寨,华能推进的桑河二级水电项目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次慰问学校的活动中,还有学生表示要努力学习,争取以后到电站上班。在巴基斯坦,华能本着“人才属地化”的目标,先后招聘了192名巴籍员工,还“授人以渔”,派他们到中国学习先进技术和企业文化。

  潮起正是踏浪时。如今,“一带一路”倡议为电力企业加快“走出去”创造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在走出去方面,我们充满信心,我们已经有了相当深厚的基础,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我们将继续坚定信心,把‘走出去’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加夯实。”孙智勇说。

 

\

\



分享到:

亚欧能源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1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能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