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亚欧能源网 用户名: 密码: 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添加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频道 > 本网推荐 >

井井通电,为亿亩农田解渴

来源:亚欧能源网    发布时间:2017-07-05 10:02:05 

      亚欧能源网:  6月29日,国家电网公司2016~2017年投资建设的“井井通电”工程全部竣工,提前半年完成国家下达的150.73万眼农田机井通电任务。此次“井井通电”工程覆盖15个省115个市825个县,共有1.29亿亩农田因此受益。日前,本报记者前往宁夏、河南等地,实地了解当地机井通电情况,多方采访,展现“井井通电”工程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井井通电,为亿亩农田解渴

  

国家电网公司提前半年完成150多万眼农田机井通电任务

 

  曾经的干旱村 如今种上了西瓜

 

  从供电企业角度来说,“井井通电”就是要加快实施农田机井的通电工程,完善电力配套设施建设,使农民们用上电机井,提升农业灌溉效率,扩大电力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6月下旬的宁夏石嘴山骄阳似火,烈日肆意炙烤着脚下的土地。丁玉进站在自家的瓜棚旁,送走了载满了西瓜的货车。不到两亩地的西瓜卖了7000元,丁玉进很是满意。

  “1亩地产800斤小麦,卖1000元;换种西瓜,1亩地产几千斤,卖六七千元都不成问题。”62岁的丁玉进种了一辈子地,深知小麦与西瓜的“差价”。然而,这却是他第一次种西瓜。

  以前不种西瓜,主要是因为缺水。“西瓜的灌溉水量,比小麦等耐旱作物多一倍以上。我们这个地方,干旱年年都有,所以种什么东西不是人能够决定的,得看天。”丁玉进的家在平罗县姚伏镇周城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世世代代靠着黄河水灌溉,水量小的年份,土地干涸,庄稼人只能听天由命。

  对于农民灌溉难的问题,姚伏镇水利站站长许万江有着更加专业的解释:“姚伏镇所在的地区,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因此镇里的农田几乎都要靠唐徕渠、惠农渠引来黄河水进行灌溉。但由于姚伏镇位于黄河灌溉区末梢,上游用水量大,下游地区经常会陷入无水可用的困难境地,这样一来,灌溉难就成为困扰农业生产的一大难题。”

  这也是整个宁夏地区农业生产的通病。今年2月至4月,宁夏各地降水较往年偏少20%~30%,虽然每年黄河干流流经宁夏的水量超过300亿立方米,但近年来,随着黄河来水持续偏枯,黄河水利委员会分配给宁夏的引黄灌溉水量持续递减。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宁夏引黄耗水指标仅为31.35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减少1.08亿立方米,仅为正常年份40亿立方米的78%。再加上宁夏南部地区实施的“扬黄灌溉”工程消耗了黄河上游巨大的水量,银川、石嘴山、中卫等中部、北部地区的农业灌溉形势日益严峻。

  从去年4月到今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在经营区域内15个省投资实施的“井井通电”工程,为解决农业灌溉难问题提供了新途经。

  “从供电企业角度来说,‘井井通电’就是要加快实施农田机井的通电工程,完善电力配套设施建设,使农民们用上电机井,提升农业灌溉效率,扩大电力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国网宁夏电力公司运维检修部副主任甄建辉告诉记者,此次宁夏的“井井通电”工程投资1.31亿元,涵盖了自治区内2718眼机井,分布在银川、石嘴山、中卫、固原、吴忠等5个地市,其中中卫、银川、石嘴山的机井数量均在600眼以上。自去年6月开工以来,历经11个月,国网宁夏电力于今年5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完成了机井通电工程的建设任务,为全区26万亩农田送去了“及时雨”。

  “井井通电”的效果立竿见影,丁玉进便是受益者之一。今年上半年,他所生活的姚伏镇完成了158眼机井通电工程。奔涌的水柱从数十米深的地下喷薄而出,庄稼人第一次摆脱了无水灌溉的焦虑。

  有水就有了希望。看着眼前的场景,在周城村当了19年村支书的马占民脑海中第一时间萌生了带领村民致富的想法,他带领包括丁玉进在内的12户村民,搞起了蔬菜大棚。

  100亩地,70个大棚,2眼电机井……马占民和村民们一起,在土地里种上了灌溉水量更大、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除了西瓜,地里还种上了荚豆、芹菜、辣椒和苦瓜,这要是放在几年前,俺们想都不敢想。”马占民告诉记者,机井通电工程的实施,让乡亲们有了致富的底气。

  记者走进周城村蔬菜大棚,如今,在35摄氏度的高温下,再也看不到黄土地上干旱的裂纹,田地之间被一米来宽的灌溉水渠连接,目光所及之处,尽是满眼新绿。马占民说,现在村民们想浇地,只要告知负责人,打开电机井,白花花的地下水便会顺着灌溉水渠,流向各家的田间地头。

 

  机井浇地 一亩能省18元

 

  2016年至2017年,伴随着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有序推进,河南省实现了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柴油发电机自此成为历史,电动机井浇灌了庄稼人脚下的每一片耕地。

 

  同样是在黄河流域,河南省对机井通电的需求更加迫切。作为粮食总产量占全国1/10的粮食大省,河南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新增34.72万眼机井通电任务。

  从最早的靠天吃饭,到之前的柴油发电机带动深水泵浇地,再到如今的电机井灌溉,滑县留固镇程新庄村村支书程新文对这一系列的变化了熟于心。

  68岁的程新文是村子里的种粮大户。刚刚过去的6月,程新文家中承包的240亩地又迎来了一场大丰收,“小麦亩产1300斤,一共收了31万斤!”

  小麦产量增加,灌溉水充足是关键。程新文告诉记者,滑县素有“豫北粮仓”之称,近年来又成为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但这里的灌溉条件不算理想,“我们这里地处黄河下游,灌溉水量本来就不大,再加上耕地以沙质土壤为主,蒸发量、下渗量都很大,遇到光景不好的年份,降雨稀少,一亩地只能收三五百斤小麦。”

  “除了靠天吃饭,我们这里浇地主要是用地下水。”程新文回忆道,上世纪60年代,农村没有通电,农民们只能人工挖井,推着水车抗旱,一群人忙活一天也浇不了两亩地;后来有了柴油发电机,浇一次地至少需要4个人,有人负责拉车,有人负责拉线,还要有人拉水泵;直到1982年,村里人集资,买了台50千伏安变压器,能带5眼机井,“可那时浇地,大家都要抓阄决定先后顺序,昼夜不停地排队等候,一等七八天,更多情况下还是得靠柴油发电灌溉。”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2008年,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结合河南农业大省特点,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农田机井通电,程新庄村中也有14眼机井通了电。

  然而,14眼机井并不能满足程新庄村所有耕地的灌溉需要。2011年,滑县大旱,村中电机井覆盖的农田,庄稼得到了及时灌溉,收成并未受到影响,而当时没有使用电机井的耕地,产量明显减少。

  终于,2016年至2017年,伴随着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有序推进,河南省实现了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程新庄村的机井数量也由之前的14眼增加到如今的52眼。柴油发电机自此成为历史,电动机井浇灌了庄稼人脚下的每一片耕地。

  这样的变化不仅方便了农田灌溉,还节省了农民开支。程新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实施机井通电前,使用柴油发电机浇地,每亩地需要4升柴油,费用大概为24元,而有了电机井,每亩地仅需12度电,按每度电0.4842元计算,每浇一亩地,便可以省下18元钱。“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要知道,我们这片地区,每年差不多要浇上5、6次地呢!”

  几天前,程新文家中播种下了今年的玉米,浇上了第一遍地。他告诉记者,这是几个月后好收成的基本保障。如今在程新庄村,村民们家中耕地需要灌溉,只要拿着电卡轻轻一刷,启动灌溉喷枪控制器,源源不断的灌溉水便会从井中喷涌而出,滋润庄稼茁壮成长。

 

  提前完成任务 让农民早受益

 

  经测算,与过去采用柴油机、拉接临时电源等方式相比,150.73万眼机井通电后,每年可为农民节省灌溉开支72.5亿元,减少燃油消耗144.3万吨。

 

  宁夏与河南的变化,只是此次“井井通电”工程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国家电网公司2016~2017年投资建设的“井井通电”工程,覆盖了全国15个省155个市825个县的150.73万眼井,受益农田多达1.29亿亩。其中,涉及225个国家级贫困县机井35.5万眼,受益农田2729万亩。

  6月29日,国家电网公司经过一年多时间施工建设,提前半年完成了国家下达的150.73万眼农田机井通电任务。国家电网经营区内,山西、安徽、湖北、河南、陕西、宁夏、新疆等7省区率先实现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

  “这样的机井通电工程是前所未有的。”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检修三处副处长陈俊章告诉记者,虽然国家电网公司之前也一直在开展农村机井通电工作,诸如河北、河南这样的农业大省,也曾在各省范围内提出实施机井通电工程,但这一次,“井井通电”与村村通动力电工程、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并列为此次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的三大任务,如此大规模、集中实施的全国范围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对于国家电网公司而言,尚属首次。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紧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年内实现农村稳定可靠供电服务和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去年3月25日,国务院召开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电视电话会议,对实施机井通电工程等重点工作作出重要部署。1个多月后的4月29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暨第一批项目开工动员电视电话会议,这其中便包括“井井通电”工程。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农业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农村机井通电工程2016~2017年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家电网公司花了近半年时间,对每一眼机井的情况进行了实地核实,逐井建立位置坐标、权属信息等档案台账。最终,经各级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水利和农业主管部门确认后,实施的150.73万眼机井通电工程于2016年4月、6月、8月、12月分四批陆续投入施工建设。

  “去年年底,我们完成了78.2万眼机井通电任务,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从去年4月底启动第一批‘井井通电’工程算起,国家电网公司完成150.73万眼机井通电仅仅花费了14个月时间。”陈俊章解释道,“井井通电”任务之所以要提前半年完成,主要考虑的是让农民早灌溉、早受益。“6月底,华北地区小麦收割后即将种下玉米,东北地区玉米也正在生长期,‘井井通电’任务提前半年完成,相当于让农民们提早一年享受到了机井通电的福利。”陈俊章说。

  机井通电给农民们带来了怎样的实惠?一方面,从灌溉水来源方面,农民们再也不用担心农业灌溉无水可用;另一方面,就灌溉成本而言,经测算,与过去采用柴油机、拉接临时电源等方式相比,150.73万眼机井通电后,每年可为农民节省灌溉开支72.5亿元,减少燃油消耗144.3万吨。

  事实上,这150.73万眼机井远不是“井井通电”工程的终点,国家电网公司服务农村灌溉机井通电的工作还在继续。下一步,国家电网公司将按照水利部、农业部、国家能源局最新复核机井通电需求,抓紧实施新增2.93万眼机井的通电工程,并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及时满足未来新出现机井的通电需求,进一步做好通电机井供电服务工作,确保国家惠民利民政策发挥最大效益。

 
 
 
 
 

分享到:

亚欧能源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1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能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