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能源网:在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承建的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直流输电线路工程——±1100千伏昌吉—古泉特高压工程现场,作业人员随身智能胸卡,进站考勤时间、工作时长、活动轨迹、人员变动信息实时记录。扫一扫施工人员的专属二维码,即可查看个人资料、体检结果、安全考试成绩等信息。与此同时,现场每个工艺样板、每台机械同样有专属“身份证”,样板工程信息、机械验收信息及相关人员资料一览无余。全场高清监控24小时实时传送现场作业动态,环境监测设备每分每秒将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降水量等信息自动传输至手机APP界面……
这些颇具科技含量的手段,眼下正成为安徽电建一公司古泉换流站现场施工管理的“得力助手”。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气象站服务监控系统、同进同出质量监检平台、塔吊监控系统、施工现场本地新闻头条及舆情、甲供材料及备品备件的到货情况、施工进度列表信息等数据平台,建立起互联协同、科学管理的可视化“智慧工地”,确保现场安全施工、绿色施工、文明施工。
精准管控人力 科学保证进度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普及发展,“智慧工地”应运而生。自2016年10月古泉换流站主体工程开工以来,安徽电建一公司积极配合业主,打造出智慧化、精细化、数字化管理“三化一体”的“智慧工地”。
基于移动信息技术及物联网技术,走在项目现场,只需要一台手机和一个APP,就能精准把握现场实施人力资源动态。在现场为所有人员配备的一张看似普通的胸卡内,含有蓝牙和GPS信号接收源,在换流站工程同进同出管控平台中,考勤机能及时读取站内施工人员的胸卡,实现批量人员的进站自动登记功能,可查询到合作队伍人员的进出站信息、当前日期进站人数量、安全工器具的佩戴与使用信息、违章照片、工程总人数及人员变动信息。通过胸卡内的GPS进行定位,实时动态显示施工人员的施工作业面位置及人员变动信息、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及工作轨迹,便于管理人员对主要安全隐患、高危区域、问题、规律等实施动态监控,更全面地掌握工地施工进度及施工环境的变化。根据工作人数和工作量实时调整工作计划,随时控制项目进度,实现了计划与进度的动态匹配,让进度管理更加精细可控。
整合信息数据 全面动态监测
为了对施工过程中的机具、设备、物资材料、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人员数据进行实时、精准的全要素管控,古泉换流站还利用LoRa、NB-IoT、WIFI、蓝牙、GPS、视频采集等高科技手段,将人员动态、环境及微气象、实时动态影响、大型机具设备行为、风险动态分部、现场巡视和施工进度等数据进行整合,对施工全要素实施动态监测。
如物资材料到达现场后,管理人员第一时间通过手机App采集进场物资材料清单和实物照片,并自动获取到货时间、验收人及位置信息,现场各类型机械同样采用二维码管理,可实时查看设备信息、机械合格证编号、责任人、联系电话及该机械使用人、活动轨迹及检修记录等。塔吊及建筑物上的摄像头24小时全天候实时监控,跟踪现场作业动态,将工地图像实时存储并传送至视频监控管理平台,重点监控深基坑开挖、脚手架搭设、高大模板支护及电气设备吊运、安装等重大安全风险。现场还布置了环境监测设备,设置测风仪等微气象站,自动检测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降水量等数据。最终通过整合采集到的各种设备监控数据与施工业务数据,进行施工现场质量、安全、风险、进度等的大数据分析与判断,及时排查并消除现场安全质量隐患,实现管理人员对工地的有效管理。
智能“可视化” 提升人员技能
为加强作业人员管理,提升作业人员技能,安徽店家一公司古泉项目部技术员通过3D Max软件精心绘制出构架基础土方开挖示意图、围栏搭设及临时材料搭设效果图等,清晰直观,便于施工人员理解。在35kV站用电室上部结构施工前,技术人员绘制了脚手架施工三维示意图,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脚手架步距、立杆跨度、剪刀撑布置位置及扣件连接方式等作业标准,生动形象,让施工一线人员更易理解与接受。而工地现场的工艺样板二维码则更便捷,现场施工人员可以随时用扫一扫的方式查看该样板工程的施工工艺,明晰标准要求,确保工程高质量高标准实施。
除了现场施工外,安徽电建一公司在成本管控工作中同样大量应用了三维技术,工程技术及预算人员利用BIM三维软件绘制构架基础效果图,形象直观,大大提高了施工图预算的效率。同时,技术人员利用三维技术绘制构架基础短柱模板加固体系,有效的指导现场实际放样操作,通过对不同构架基础模板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后确定采用具体加固方式,有效节省了材料及劳动力,控制了施工成本,真正走出了一条“绿色、科学、精益”的“智慧之路”。(徐毓婷 殷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