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亚欧能源网 发布时间:2017-05-11 08:51:02
博士帽和安全帽
谢邦鹏的父亲是一位教师,经常指导和鼓励他,使他从小对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清华大学历经本、硕、博九年的系统学习,2008年,谢邦鹏毕业了。他从儿时就萌生的做电气工程师的梦想始终在心中萦绕,他选择了浦东供电公司,戴上安全帽,成为一名继保工人。
青涩的小谢一进班组,就被亲切地称为“三清博士”。面对师傅们期许的目光,踌躇满志的谢邦鹏自认为凭自己所学,从事电力公司的工作定然绰绰有余。但现实,却给他泼上一盆又一盆的冷水。
2008年冬,结束了轮岗培训的他第一次到现场工作。只听师傅耐心地讲解着,“格是基地器(这是继电器)”“把格度噶桑搬过来(把那个大东西搬过来)”……天寒地冻,听着听着,谢邦鹏的额头冒出了汗珠。原来,他这个川娃子,完全听不懂上海话。
后来,师傅为了让他听懂,特意学讲普通话。听着师傅费力说出的“洋泾浜”,谢邦鹏内心涌起一阵阵感动,他叫师傅干脆还是讲上海话,等自己听不懂时再问,师傅却摆摆手说:“没关系,做到老,学到老”。
没错,做到老,学到老。师傅作为中年人尚且如此,自己正当壮年有什么理由对困难低头!强烈的责任心告诉他: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的一线工人!
2009年的春天,谢邦鹏终于等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抢修。那是在10千伏李冰哈雷开关站,分段自切保护屏上“自切未就绪”指示灯始终亮着。积累了多年电力知识的谢邦鹏自信满满地对照图纸查找故障。他仔细地查找各个回路,却迟迟查不出原因。后来工作负责人轻轻推上了一只小开关,只通过未听到断路器“哒”的一声响,就凭经验准确无误地说出了问题所在。而这位工作负责人,只有中专学历。
这样的经历如同当头棒喝,使他明白现场的经验积累与学校里的理论知识同样重要。于是,那段时间,他成为了班组里拧螺丝、接线头、看图纸、做笔记最多的人。别人躲都躲不及的加班,在他看来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每次抢修都主动争取参加。
谢邦鹏说:“只要心中有责任,梦想就不会迷茫。”
世博园到大浦东
2010年,对谢邦鹏来说是重要的一年。那一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作为新晋员工的谢邦鹏除了日常继保工作外,还被抽调参与世博区域变配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当时世博园区还在建设阶段,车辆无法驶入,要摸排设备情况,只能靠步行。这一走,每天就是二三十公里。
2月里的一天,谢邦鹏又在天黑之后回到家。妻子随手捡起脱在盆里的工作服,打算丢进洗衣机,可抓到手上却吓了一跳。“这工作服上怎么都是脏兮兮、湿漉漉的泥巴,你这是去哪了?”谢邦鹏憨憨地一笑说:“今天上午为了查清楚两个设备,爬到地底下去看了看地埋变设备,就弄湿了。”“上午就湿了,那湿衣服不是在身上穿了一天?”妻子赶忙探了探他额头的温度,帮他泡上一杯姜汤水,催他赶紧休息。谢邦鹏只说了句“没事儿”,喝完水又投入到加班工作……
当天是没事儿的,可第二天谢邦鹏就发起了高烧。他不顾身体不适,继续穿行于世博园区。通常,为了确保一次接线图与现场情况完全一致,他会用自己的相机把设备铭牌拍回去,晚上再整理。可是这一天,世博轴一个变电站的站长却不许谢邦鹏进站拍照,只想提供些资料。“这怎么行!这些资料是不是都能和现场的设备对应得上?”责任心强的谢邦鹏不允许任何一个设备出现纰漏。他苦口婆心,向该站站长解释摸排设备的重要意义。后来,这位站长不仅同意了谢邦鹏进站拍照,并且还和他一起从世博轴的这头走到那头,还将世博轴变电站所供的配电站和泵房也一一走遍。
最终,在谢邦鹏用双脚丈量了浦东世博区域全部代维用户站的供电路径后,数千条线路的接线图被精确绘出。
一切,只是开始。浦东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为谢邦鹏的梦想提供了舞台。2013年,浦东供电公司在沿江包含陆家嘴和世博园区的10平方公里区域建设供电可靠性达99.999%的高可靠性示范区。核心区内配电网使用了全新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FA)设备。“如何检验这些设备?总不能用真电网来测试呀!”为解决这样的问题,谢邦鹏发挥专业优势,与上海电科院合作搭建了分布式馈线自动化仿真测试平台。有了这个平台,在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设备投运之前,技术人员即可得知其内部逻辑是否正确。
同年,上海自贸区正式成立。谢邦鹏作为自贸区青年突击队的队长,带领着队员们保障着重要地区安全可靠供电。2014年,迪士尼变电站落成投运。面对全新的智能设备,谢邦鹏和队友们勇担重任、攻坚克难。2015年,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谢邦鹏积极参与……工作一项接着一项,在谢邦鹏的心里有压力、有挑战,更有兴奋和自豪。
小班长变发明家
责任感是一种神奇的能量,因为责任,人们会动脑思考如何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谢邦鹏就善用创新提高效率。
2010年秋天,参加工作才两年的谢邦鹏已经参与过多次变配电站验收。他发现在大电流试验中,短接开关柜出线连接排时,班组里没有合适的专用短接工具,只能采用自制铝网线、自制铜排头等临时工具。“这样接触不牢靠、导线容易脱落,不够安全!”谢邦鹏说。
次年,第一套大电流试验万用组合短接工具应运而生。曾经烦琐、不稳定的接线方式,改用一只小小的鹰嘴夹“一秒接入”。利用一面是充分接触母排的平板接触面,另一面是咬合母排的齿状咬口的不对称的设计,保证了夹子与母线之间有充足的接触面积和导电性。如今,这一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上海市科技创新三等奖的创新成果,已在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下属11家分公司和数个工程公司中广泛应用。
2014年,谢邦鹏劳模创新工作室落成。借助这一平台,谢邦鹏及其团队完成了多个QC、科技项目的研究,获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近30项,发布的中英文科技论文已有10余篇被EI、核心期刊等收录。2015年,谢邦鹏高票当选“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
责任让梦想成真,在收获成功喜悦的同时,谢邦鹏也不忘责任的传承。当初,谢邦鹏担任班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举行“授帽仪式”,通过老员工为新员工授予并佩戴安全帽的方式,将安全烙印于班员心中,将责任传下来。
信息来源:国家电网报社
亚欧能源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1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能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