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亚欧能源网 用户名: 密码: 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添加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频道 > 农电资讯 >

全球首台“华龙一号”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成功交付

来源:亚欧能源网    发布时间:2017-08-23 16:59:33 

      亚欧能源网2017年8月20日,由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重”)承制的全球首台“华龙一号”—福清5号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在一重集团大连核电石化公司制造完工并成功交付。“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完全具备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三代核电装备的能力。”中国一重董事长刘明忠在交付动员会现场表示。

国之重器 敲响中国核电最强音

“装备中国,走向世界”,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中国一重承载的艰巨使命。2014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提出的中国“核安全观”,让全世界印象深刻。他指出,“各国政府要知责任、负责任,强化核安全意识,培育核安全文化,加强机制建设,提升技术水平。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这段话字字千钧,掷地有声。同时,也让不少有意引进中国核电站的国家吃了定心丸。

此后,中国核电走出去“一发而不可收”,成为继高铁之后,另一张在国际社会打响的“中国名片”。其中,“华龙一号”正是深入贯彻落实核电“走出去”国家战略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刘明忠指出,“华龙一号”的成功制造,在我国核电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实现了中国核电先进性与成熟性的有机统一、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相互平衡、能动与非能动的完美结合。

攻坚克难 占领核电技术制高点

“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是中国一重孜孜不倦的追求。“华龙一号”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三代堆型,相对于二代加、AP1000等堆型,其结构更为紧凑复杂,标准更为严格,安全性更高。因此,对制造细节的把控需更加严苛,同时也加大了技术实现的难度。

核电石化公司业务高级经理李志杰介绍,在对标准的理解方面,福清五号设计、制造过程中首次执行RCC-M2007标准,其相对于2000版,在工艺评定、焊接过程控制、质量控制、无损检验等方面增加了很多新的要求。此外,在结构改进方面,“华龙一号”在结构上取消了底封头上的测量贯穿件,将所有测量管座集中在上封头,进而避免核泄露发生,更好地保障核电安全性,但这也加大了焊接难度。最后,在材料方面,压力容器的制造需要使用大量镍基690材料,但镍基材料的焊接难度之大有目共睹,进而被称为业界难以解决的焊接难题。

面对困难,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中国一重,通过精细组织、科学安排、钻研创新、攻坚克难,最终实现多项国产化技术突破,圆满解决了一系列难题。

凝心聚气 守持大国工匠精神

一重人“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肩负着历史赋予的责任。“华龙一号”的成功交付,是600多名一重工作人员,150名一线员工,1400多个日夜,不眠不休结出的硕果。凝聚了中国核电设计者的智慧,彰显了中国核电建设者的胆识,展现了中国核电制造者的担当。更是这些幕后英雄用汗水铸就国之重器,用坚毅书写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

中国一重始终贯彻执行“四个凡事”、“四个符合”的核文化理念,严格项目管理、严守工艺规范、严肃质量监管,先后为国内外核电站提供了40余台核岛一回路主设备,包括二代、二代加、三代百万千瓦、CAP1400等各种型号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正是通过这些大量的生产制造经验,培养了一批技术过硬、品质优秀、执着敬业的技术团队、生产团队和质量管控团队。他们科学分工,成立专业攻关团队,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最大程度上保证技术和生产的完整性和成熟性,具有强大的攻坚克难能力,为优质高效地完成“华龙一号”制造任务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中国核电“走出去”任重而道远。中国一重表示,将以核电装备板块作为公司发展的兴企之器,依托“华龙一号”产业平台,续写核电装备国产化的新篇章,为推进核电“走出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国务院国资委网站 唐斓)

 
 


分享到:

亚欧能源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1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能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能源网